《流浪地球》手游是款二次元SLG、研發商很靠譜
那一年,“傳說中”的《三體》電影依舊遙遙無期,春節檔電影卻搶先迎來了劉慈欣筆下的另外兩部科幻作品。其中,與備受期待的寧浩“瘋狂系列”第三作不同,上映前并無太多人看好的《流浪地球》反而意外殺出、成為當時票房冠軍。
隨著之后話題熱度持續發酵,《流浪地球》的出現甚至被不少媒體直接譽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很快,借助電影這個大眾化媒介的傳播,《流浪地球》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又一個重磅科幻IP。
近日,繼年初傳來《三體》游戲立項的消息后,又有網友曝光有關《流浪地球》游戲的相關信息。
據領英頁面信息顯示,一位就職于《少女前線》開發商散爆網絡科技的系統策劃,從2020年3月至今正負責《流浪地球》IP游戲的系統策劃與關卡策劃等相關工作。
事實上,此前在知乎、微博等平臺就早有“羽中(散爆網絡CEO)花費巨資購下流浪地球IP”的傳言。而據GameLook了解,目前散爆內部的確正在研發一款保密度極高的重量級IP產品。結合種種信息來看,這款神秘新作不出意外應該便是該員工簡歷中所寫的《流浪地球》手游。
而從這名散爆員工對項目的描述來看,《流浪地球》手游是一款SLG產品,而散爆網絡一貫以二次元游戲廠商示人,這也就帶來了一個極具想象力的概念組合:科幻 二次元 SLG。
前幾日散爆剛剛宣布拿到了騰訊的數億之巨的投資,而據業內人士透露散爆此輪公司估值高達幾十億元,散爆為什么能融資這么多錢?現在來看,其中一個理由必然是這款“不容有失”的《流浪地球》手游的存在!
散爆玩大了。
流浪地球:中國科幻電影開山之作,傳游戲改編自原著小說
如果說,2019年之前提及中國科幻作品,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小說《三體》。那么,如今這份名單上必定還要添上另一個名字——累計票房46.8億、位列中國影史第4的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其實在電影上映前,除了導演郭帆和他的團隊,幾乎沒有一個人相信這會成為一部超級現象級作品。但若是回顧這部電影的幕后工作會發現,《流浪地球》早在一開始就具備了成為這匹“科幻黑馬”的潛質。
早在電影準備階段,編劇龔格爾和導演郭帆耗費兩年時間進行前期的劇本構思、以及包括發動機、地下城、運載車等場景在內所有概念圖的設計,并制作了8000余格分鏡輔助拍攝。開拍后,電影則擺脫了高價請明星的思路:高達3億的投資中,所有演員片酬占比不到總預算的10%。劇組一反常態地將大部分資金全都投入到了實景搭建、道具與特效的制作等環節上。
據悉,劇組在攝影棚里中搭建了地下城、太空艙等場景,力求還原最真實的質感。秉承著同樣的理念,劇組甚至還耗資45萬元打造了電影中的外骨骼防護服,而所以道具的總數則超過10000件。與此同時,電影還找到國內多家特效公司參與制作,完成了影片中超過2000個的特效鏡頭。
正是基于這般精益求精的創作思維,兩年前殺出的《流浪地球》在經歷了去年的特別版重映后,在內地的累計票房已經突破46億,躋身中國電影票房TOP4。不過,網傳《流浪地球》游戲其實將改編自原作小說而非這部電影。
相比于這部長達137分鐘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原作其實僅是劉慈欣筆下的一則短篇小說,短到只需20分鐘左右便能讀完。
原作的故事背景基本上與電影相同:由于太陽即將毀滅,人類不得不開啟“流浪地球”計劃。而該計劃則分為四個階段:剎車時代、逃逸時代、流浪時代和新太陽時代。不過,小說則是通過主人公“我”在剎車時代、逃逸時代和流浪時代初期的見聞、愛情和生活,重點描繪了末日降臨后整個廢土社會的動蕩與不安。
與電影不同,小說中地球并未出現被木星吸走的危機,主角父親的犧牲也不像電影中那般壯烈。反而是人類在之后將“流浪地球計劃”視作當權者為了掌權而編造的騙局,各地開始接連出現叛亂。然而當最后的五千名“地球派”成員被處死的瞬間,太陽氦閃卻如期而至,連同這群殉道者一起離去。
好在結局依舊是個開放式結局:半個世紀后地球飛出冥王星軌道,開啟了長達2400年的孤獨航程。而“我”則在恍惚間看到了半人馬座三顆金色的太陽依次升起,陽光又重新照在了大地之上。
為何挑中SLG,流浪地球游戲化將會是什么樣?
基本搞清楚了原作內容之后,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流浪地球》游戲化為何選擇會偏偏選中SLG玩法?其實在GameLook看來,SLG玩法應該是《流浪地球》這一科幻IP的最優選擇之一。
此前在《<三體>游戲立項了,哪種玩法你會滿意?》一文中,GameLook對《三體》改編游戲的玩法和形式進行了簡單的調查。
就結果來看,選擇最多的自然是沙盒開放世界形式。不過相比于研發難度較大的沙盒類游戲,第二優選的SLG策略玩法大多采用上帝視角,對游戲場景和人物模型的精細程度要求也不算高。也就可以理解,同為科幻題材的《流浪地球》IP選擇以SLG玩法切入。
然而從SLG玩法出發,《流浪地球》IP的改編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通常來說,除了經營玩法外,SLG游戲更需要不同陣營間的對抗。然而原作中僅側面簡述了飛船派和地球派、反叛軍與政府軍的對抗,并未出現一般概念中的“敵人”。這意味著,IP游戲化進程中難免需要進行大幅度改動。
好在與《三體》系列的長線敘事不同,《流浪地球》短篇小說的形式恰恰給游戲創作保留了充足的發揮空間。
詳細來說,小說結尾地球開啟了長達2400年的流浪時代,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想象。而在這場未知的宇宙旅程中,地球完全有可能遭遇各種不同的外星文明。也就是說,原作開放式結尾帶來的大片留白,反而給研發團隊的創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
而從散爆員工的簡歷中對游戲的粗略描述來看,游戲地圖制作包含了要塞、大洲、世界、宇宙,共四層LOD場景。同時根據戰爭迷霧、山脈分布和阻擋、野怪和資源刷新等其他描述來看,該產品大概率會是一個場景豐富的大地圖游戲。與此同時,游戲內系統描述中的城市管理、VIP、商城等元素,則進一步坐實了SLG商業游戲的定位。
身負二次元 策略的基因,散爆出手更驚喜
無論《三體》還是《流浪地球》,SLG的核心玩法對科幻IP內核的還原無疑更具優勢。不過在不少人眼中,這家貼滿二次元標簽的廠商能否駕馭住SLG品類,依舊需要觀望。而GameLook認為,相比于老牌大廠接手,由散爆研發這款SLG手游更像是給玩家的一份意外之喜。
近年來,在游戲圈頗為小眾的科幻題材反而在二次元領域混得“風生水起”。雖說國內并沒有EVE這類星艦題材游戲,但國產二次元通過融入末日、廢土等科幻元素在海內外都獲得過不俗的成績,散爆旗下的《少女前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老實說,這群二次元廠商千千萬,散爆不一定是最有“肌肉”的那個,但一定是二次元梯隊中對策略玩法、科幻內核理解最深的“老將”。
從題材角度《少女前線》本身就是一款科幻題材游戲,而在散爆去年發布會上公開的四款新游中,除《少前:譎境》采用解謎玩法外,其余三款游戲基本屬于策略類。彼時,羽中還在采訪中直言,散爆的基因就是二次元 策略。
在羽中看來,只有把自己原有的“根”扎好、用戶足夠忠實,才不會怕大廠入場。而這也是散爆探索少前宇宙的同時,堅持策略玩法的根本原因。而今,在接受了騰訊數億元的融資后,底氣更足的散爆顯然擁有了挑戰SLG賽道的入場券。
更重要的是,散爆扎根在二次元游戲研發上的經驗,恰恰也能成為其進軍SLG市場的一大法寶。眾所周知,二次元游戲大多重視劇情、人設等環節,深耕細分品類多年的散爆自然也深諳此道,這份研發傳統自然也會成為其競爭中的重要助力。
而面對SLG品類的弱項美術,散爆更像是來到了自己的主場。其前身云母組本就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和積累,說是老本行也毫不為過。如今少前系列寫實精美的畫風,更是早就在國內外擁躉無數。可以想象,二次元血液的注入一定能帶給對SLG風格審美疲勞的玩家又一份驚喜。
結語
去年11月,《流浪地球2》宣布正式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上映。不免讓GameLook想要大膽推測一番:若是上文猜測屬實,這款游戲很大可能將會在《流浪地球2》上映前公測。
一般來說,SLG游戲開發時間會在2-3年左右。而從那份簡歷來看,該策劃從2020年3月開始負責《流浪地球》游戲的開發。也就是說,《流浪地球》手游研發至少已經有了一年時間。
如今,距離電影上映足足還剩一年半有余。毫不夸張地說,散爆完全有充裕的時間投入包括研發、測試打磨、申請版號在內的多個環節。面對這次繼四款少前IP新作后的又一次大膽嘗試,散爆能否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無疑是令人期待的。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現有的繪畫手法分類你都認識那些?

實際跟拍丨多名學員用行動告訴你,畢業就等于就業!...

王座杯參賽者看過來,這有張終稿待確認~

CGWANG王氏教育怎么樣?

適合30歲女人的職業有哪些?

學員故事 | 為CG夢想放棄華工保研,學習6個月斬獲王座杯銀獎!...

《八月未央》豆瓣評分4.0、讓人三觀崩塌的年度爛片?...

【游戲設計】游戲美術場景設計步驟

適合初中女生讀的技校專業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