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都該知道的越軸鏡頭處理技巧!
在現實中,一旦拍攝中不小心產生了越軸鏡頭,后期編輯中都要想辦法去彌補,甚至在有的影視中,編輯故意使用越軸鏡頭,來產生一些特殊的效果。這種有意越軸(跳軸),術語上也叫它合理越軸(跳軸)。常見的手法有以下幾種:
1.調度人物運動、換位進行越軸
就是在機位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對人物的調度或換位,讓人物自己變為越軸后的效果。這種方式最簡單,也最沒有新意,實際上就是假越軸。在影片中可以使用,但是最好少用,不然會給人一種導演缺少技巧的感覺。當然,如果空間不允許其他方式的越軸,或者是不能反拍,但是又必須在這里使用越軸時,才可以使用這種方法。
2.調度機位進行越軸
就是直接通過利用調度的機位的方式,讓機位通過自身的運動直接越過軸線,來達到越軸的目的。
電影場面調度核心問題就是調度人物和調度機位,利用調度機位的方式進行越軸是比較高明的做法。但是在運用上一定不要忘記,就影片的敘事而言,我們學習的技巧的目的不是為了炫耀技巧,而是為了以敘事。因此,在采用這個技巧的時候,除了拍攝環境的要求,我們要注意空間大小、光線條件、人物形體之外,我們通常在藝術上還要考慮敘事要求(敘事的氛圍)、鏡頭數量和長度關系、另外就是全片的節奏。(《致命的誘惑》初次吃飯;《七武士》黑澤明)
3.利用動作進行越軸
就是利用人物的動作,進行越軸,這種方式通常是在剪輯中完成的。實際上就是動作+剪輯來完成敘事的流暢。動作有方向感,因此,這種方式是硬越軸的表現。主要是為了利用越軸會帶來視覺的“不流暢”,而產生明顯跳躍感的效果,來提升影片的節奏。實際上是為了有節奏的安排和控制動作時間。這種用法常出出現在動作影片當中。
4.利用運動鏡頭越軸
在拍攝過程中,如果兩個被攝主體的位置關系顛倒和運動方向相反,則鏡頭不能直接連接,此時應在二者之間插入一個攝像機在越軸過程中拍攝的運動鏡頭,使觀眾了解軸線變化的過程,將會消除越軸現象。如下圖所示。
5.利用中性鏡頭越軸
在下圖中,畫面a中的運動主體向右運動,畫面c中的運動主體向左運動,如果將這兩個鏡頭組接在一起,觀眾對主體的運動方向就會產生迷惑。如果此時在二者之間插入攝像機在軸線上拍攝的運動主體迎面而來或背向而去的中性鏡頭,則會減弱兩個反方向運動鏡頭組接的沖突感。
6.借助人物視線越軸
在越軸鏡頭中間插入一個人物視線變化的鏡頭,借助人物視線的變動,改變軸線方向,清除“越軸”現象。例如:女主角在行走過程中向右轉頭,看到右后方的女伴,女主角視線方向的變化,可以把觀眾的視線引導至方向軸線的另一側,使鏡頭順利實現越軸。如下圖所示。
7.利用動勢改變軸線方向
當運動方向相反的兩個鏡頭進行組接時, 將主體轉身或轉彎等改變運動路線的鏡頭插入其中,可以減弱越軸現象。例如,開始攝像機在人物的左側拍攝,人物在畫面中向左運動,當人物轉身或轉彎后,人物在畫面中向右運動,攝像機變為在人物的右側拍攝,順利實現越軸。如下圖所示。
8.插入特寫鏡頭
在越軸鏡頭中間,插入一個局部特寫或人物情緒反應的特寫鏡頭,可將觀眾的視線集中在特寫畫面上,從而減弱“越軸”現象。需要注意的是,插入的特寫鏡頭要與前后鏡頭有一定的聯系,否則會顯得很生硬。如下圖所示。
9.插入全景鏡頭
由于全景鏡頭中主體在畫面所處的位置、運動的方向或動作不明顯,插入后即使軸線方向有所變化,但觀眾的視覺跳躍不大,可減弱“越軸”現象。如下圖所示。
10.利用多軸線越軸
對于人物眾多、運動關系復雜的場景,在拍攝時,要兼顧關系軸線和運動軸線,此時鏡頭可以越過一根軸線而從另一軸線獲得新的角度,如下圖所示。
注意技巧:
1. 主要是利用人物的動作點和動作過程來越軸;
2. 必須滿足人物動作設計和充分表達;
3. 有剪輯的可能性;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PR的優缺點你都知道嗎?

辛烷渲染器常見問題!

交叉/平行剪輯區別及技巧!

電影中常見的視頻拍攝手法合集!

【AE技巧】AE中的各種報錯提示和解決方法

電影中常用的轉場方法有哪些?

AE和NUKE軟件的優缺點分別是什么?

個人專訪|影視行業水太深?總監導演級師兄幫你疑難解答...

【影視后期】PR運行總是崩潰怎么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