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的七大定律你知道幾條?
你知道坊間流傳的交互七大定律是什么嗎?本期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交互設計的七大定律。
費茨定律
使用指點設備到達一個目標的時間,與當前設備位置和目標位置的距離和目標大小有關
簡單來說就是,在進行一個操作的時候,手或者鼠標與操作區域的距離以及操作區域的大小有關。 距離越近,時間越短,區域越大,時間越短。
設計啟發:
1、相關聯的操作放在一起
2、重點的操作區域放大
3、反向利用定律
希克定律
在執行一個任務流的時候,用戶決定的時間隨著選擇數量以及復雜性的增加而增加。
簡單來說就是:用戶在進行某項操作的時候,操作的選項越多、流程越復雜,用戶花費的時間就越多。
設計啟發:
1、突出重點,降低選擇困難
2、增加有序的分類,降低復雜程度
3、反向利用(復雜的流程)
米勒定律(7±2法則)
人類處理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的,大腦最多可以同時處理5-9個信息,因為短期記憶儲存空間的限制,超過9個信息會讓錯誤率提升。
簡單來說就是:在提供給用戶選項的時候,最多不要超過9個。
設計啟發:
1、提供選項不可過多
2、信息分段處理
接近法則
在空間或時間上比較接近的成分容易被知覺為一個整體。
簡單來說:界面中越靠近的元素越容易看成是一組,距離越遠越看成是獨立的。
設計啟發:
1、相類似的功能都歸為一組
2、利用不同的間距區分不同的層級關系
泰斯勒定律(復雜性守恒定律)
每一個過程都有其固有的復雜性,存在一個臨界點,超過了這個點過程就不能再簡化了,你只能將固有的復雜性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
簡單來說:在某些復雜的流程中,復雜是無法避免的,只能想辦法去調整。
設計啟發:
1、收起更多的操作
2、隱藏不常用的功能
防錯原則
大部分的意外都是由設計的疏忽,而不是人為操作疏忽。因此,在設計中要有必要的防錯機制。
簡單來說:要有防錯機制,降低用戶的犯錯的可能性。
設計啟發:
1、消除可能的失誤
2、給與提示
奧卡姆剃刀原理
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
簡單來說,設計應該盡量簡約,不要過度設計
設計啟發:
1、簡約設計(夸克)
2、優先展示重要功能
總結
簡單了解之后,我們可以在一個頁面中發現這些定律是同時存在的。
再次回顧一下這些定律:
費茨定律:距離越近,目標越大,用戶操作時間越短
希克定律:選項越少,流程越簡單,用戶做決定的時間越短
米勒定律:信息的選擇要控制在7±2內
接近法則:信息越相關,位置越親密
泰斯勒定律:復雜無法避免,只能想辦法去平衡
防錯原理:要有防錯機制,降低用戶的犯錯的可能性
奧卡姆剃刀原理:設計要簡約
這些定律有些也是和其他的定律有著相類似的原理,在設計中要靈活運用,在遵循這些定律的同時,也要學會靈活變通。
以上就是我對交互設計七大定律的簡單的理解和舉例,希望對各位小伙伴有所啟發~
轉載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作任何商業用途

全部評論


暫無留言,趕緊搶占沙發
熱門資訊

ui設計培訓四個月騙局大爆料,你聽過嗎?

深圳設計培訓機構排名前十哪個家好?

轉行學ui后悔了真的嗎?

UI設計和cad兩者有什么區別?

設計中關于左右滑動的思考

平面設計的歷史是什么?

阿里云通過重塑200+款云產品,探索著計算世界的「虛與實」...

北京UI設計培訓學校排名前十名有哪些呢?

UI設計面試作品集到底應該怎么做?
